掃一掃轉發到微信朋友圈
在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,人民銀行牽頭編寫了《國家金融安全知識百問》,該讀本采取金融安全知識普及與重點領域講解相結合的形式,引導廣大公民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提高“大安全”意識。
問:為什么說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維護金融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?
答:金融風險有隱蔽性、復雜性、突發性、外溢性。防范化解金融風險,有助于保障貨幣和財政政策穩健有效,發揮金融機構、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資源配置、風險管理和支付結算等關鍵功能,改善金融生態環境,維護政治、經濟和社會穩定。加強對金融風險尤其是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,是金融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問:人民銀行如何監測評估系統性金融風險?
答:人民銀行不斷完善系統性金融風險監測、評估和預警體系,探索從多個層面分析系統性金融風險的來源與可能傳導渠道,以及如何運用指標表征相關風險。定期發布《中國金融穩定報告》,全面評估我國金融體系穩健性狀況,提升金融風險防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。宏觀上,關注宏觀杠桿率和償債能力風險、外部沖擊風險等,建立健全相關監測指標體系。中觀上,關注金融業自身運行中可能產生的風險積累,持續對銀行業、證券業、保險業進行穩健性評估,綜合運用金融市場壓力指數監測股票、債券、貨幣和外匯等市場風險。微觀上,關注單體金融機構風險,穩步推進央行金融機構評級、銀行業壓力測試、公募基金流動性風險壓力測試等工作,建立銀行風險監測預警機制,開展保險公司穩健性現場評估,持續進行大型有問題企業風險監測。
問:如何運用宏觀審慎政策工具防范風險?
答:宏觀審慎政策工具主要用于防范金融體系的整體風險,具有“宏觀、逆周期、防傳染”的基本屬性,這是其有別于主要針對個體機構穩健、合規運行的微觀審慎監管的重要特征。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往往具有“時變”特征,即根據系統性金融風險狀況動態調整,以起到逆周期調節的作用。例如,在信貸增速過快、系統性風險累積時,提高逆周期資本緩沖要求以增加銀行貸款成本、抑制信貸投放沖動并為潛在損失建立緩沖;在風險暴露時下調逆周期資本緩沖要求,以吸收損失,提高銀行信貸支持能力。
問: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是什么?
答: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規模大、結構和業務復雜度高、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強,在金融體系中提供難以替代的關鍵服務,一旦發生重大風險事件而無法持續經營,將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產生不利影響,甚至引發系統性風險。2018年11月,人民銀行聯合銀保監會、證監會發布《關于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》,初步建立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。2021年10月,人民銀行、銀保監會發布《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(試行)》,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。一是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更高的資本和杠桿率要求,推動其提高損失吸收能力,降低發生重大風險的可能性。二是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制定并更新恢復處置計劃,預先籌劃重大風險情形下的應急預案,明確股東和債權人的風險化解與損失承擔責任,提高風險可處置性。三是從宏觀審慎管理角度,強化事前風險預警,與微觀審慎監管加強統籌、形成合力。
更多精彩!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黔南熱線官方微信
微微黔南(微信號:qnz999)
黔南熱線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"來源:黔南熱線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黔南熱線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黔南熱線"。
② 本網注明"稿件來源"為其它報紙或網站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也不作商業行為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"稿件來源"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"稿件來源:黔南熱線"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。